必一(B-sports)运动·官方网站

津北崛起绿色发展新高地-必一运动官方网站

132-2868-9785
津北崛起绿色发展新高地
发布者:小编浏览次数:发布时间:2025-07-21

  仲夏时节,来到位于天津市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,万鸟翔集、麋鹿奔腾、苇海涤荡。作为全球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、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古海岸自然保护区,七里海湿地被誉为“京津绿肺”。近年来,宁河区通过苇海修复、生物链恢复与构建等“十大工程”,重塑生物多样性,推动“农文体商旅”深度融合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  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说,七里海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、文化资源和发展资源,是立区之本,也是宁河抓发展、惠民生的重要保障。要把“绿水青山”变成“金山银山”,让生态价值更多地变成经济价值,这是宁河生态与产业“双向奔赴”的发展方向。

  走进宁河区岳龙镇红瑶甘薯种植基地,连片的薯田一望无际。“这种甘薯甜度高,富含黄酮类物质,有着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。”岳龙镇党委书记薄立江说。

 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,岳龙镇年产优质红瑶甘薯9000万斤,产值突破1.9亿元,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.91亿元,21个村中有14个村经营收入逾100万元。今年出口红瑶甘薯78吨,实现从“卖原料”到“塑品牌”的跨越式发展。

  Bsports必一体育

  红瑶甘薯的品牌化发展是宁河区“生态+农业+商业”融合发展的缩影。近年来,宁河区依托七里海湿地“金字招牌”探索联合国“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”赋能农业生产模式,发展稻蟹混养、林下养殖等业态,创新推出“津沽七里海”系列品牌,统一标准、统一认证、统一标识,让农产品从“论斤卖”向“论个卖”转变,打造了一批市场认可度高、竞争力强的产品。

  在七里海河蟹家系选育基地的稻田里,只见几只青背白肚的河蟹在稻丛间穿行。宁河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任绍辉说:“生态种养是宁河区走生态路、吃生态饭的标志。我们以‘生态+科技’赋能七里海河蟹产业发展,在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中,七里海河蟹品牌价值从去年的3.32亿元增加至今年的5.18亿元。”

  为延伸产业链条,七里海河蟹与天津农学院、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开展深度技术合作,围绕七里海河蟹研发出熟醉蟹、蟹黄酱、河蟹面等一系列特色产品,迅速打开市场,七里海河蟹品牌化发展不断提速。

  “生态+农业”的立体模式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,2024年,宁河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5.5万吨,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排名天津市第一位,岳龙红瑶甘薯喜获中国国际交易会“最受欢迎产品奖”,“津沽七里海”品牌销售收入突破2.5亿元,全区农业总产值超80亿元。

  宁河米仓,美食天堂,这是生态的馈赠,更是“生态+农业”绘就的绿富同兴图景。

  田园赏花、民宿休闲、农耕研学……眼下,乡村旅游备受青睐。今年以来,宁河区打造了一批景区景点,形成集生态观光、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产业集群。

  作为全国首例室内外MR(混合现实技术)大空间沉浸式生态科普研学教育基地,今年5月开放的七里海生态中心已经成为宁河文旅的新地标。这里将MR技术巧妙地与科普相融合,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古海岸的沧桑变迁,成为亲子游、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。

  “七里海数字博物馆提供了‘可触、可感、可交互’的沉浸式观览博物馆体验,也为生态研学教育注入了新活力。同时,中心还推出了游船、垂钓、餐饮等项目,将打造成为集生态研学、科技体验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地标。”天津宁投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刘天宇说。

  “来咯,新出锅的肉焖米饭!”走进历史悠久的芦台大集,众多游客聚集在锅阵旁,排队等候宁河美食出锅。今年以来,宁河区将百姓大舞台、非遗文创市集等搬上大集,划出非遗展示、特色小吃、民生服务等功能区,满足游客购物、观演、逛吃、打卡等需求,每逢开集日均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。芦台大集夜市结合各种文艺演出,延长消费链条,成为农文商旅有机联动的缩影。这座曾见证宁河商贸往来的传统集市,如今通过场景再造、业态创新和文化赋能,实现了从“商贸据点”到“文化磁场”的转型。

  “甜蜜蜜,你笑得甜蜜蜜……”暮色降临,七里海镇正信捌零年代民宿里传来阵阵怀旧旋律。该民宿利用闲置农房改造而成,四处“淘”来的20世纪80年代“老物件”随处可见,从复古的家具到充满年代感的装饰,每逢节假日“一房难求”。

  “过去,村里只有零散农家乐,如今,特色民宿能留住游客住下来体验各种宁河美食。今年以来,宁河区推进建设‘七里海乡村旅游重点片区’,乡村文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。”宁河区文旅局局长张雪海说。

  目前,宁河区已建成开放30余处农文旅点位,打造了“春江花月宴”“仲夏夜之恋”“稻香话丰年”“奇妙冰雪缘”四季旅游场景,2024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,比上年翻了一番,相关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,“生态立区”的路径越走越宽。

  “发展文旅产业应以文化为基底,下一步,我们要在高端化、品质化上发力,按照‘潮白新河红色游’‘老城乡非遗游’‘七里海湿地生态游’‘低空经济研学游’的布局,串点成线、连线成面,让百姓从文旅融合中获益。”张雪海说。

  宁河不仅是生态宜居的家园,更是“体育之乡”“冠军摇篮”。近年来,宁河区充分发挥体育资源优势,在七里海湿地周边举办了一系列国际级、国家级赛事活动,将体育与生态、文旅深度融合,实现了赛事“流量”向经济“增量”的转化。

  第三届七里海半程马拉松无疑是今年宁河体育赛事的一张名片。4月20日,这场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.5万名跑者。选手们沿着串联七里海湿地、永定新河等生态地标的赛道奔跑,沿途不仅能欣赏湿地风光,还能感受空竹、腰鼓、飞镲等民俗表演带来的文化氛围。

  赛事配套活动同样精彩,为期3天的马拉松博览会首次与百年芦台大集联动,吸引近5万名跑者及亲友团参与,比赛现场消费额逾45万元,更通过“赛事+住宿+景区”联票模式带动形成文旅消费热潮,让生态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。

  除了马拉松赛事,宁河还举办了第15届全运会群众轮滑比赛、绿跑中国全民健康大赛等赛事。今年,宁河持续拓展“生态+赛事”路径,自5月中旬起,陆续承办了2025“足球小将”精英邀请赛、足球嘉年华系列活动。围绕发展格斗搏击业态,宁河区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战觉城综合体育产业园,致力于打造北方格斗赛事高地。

  “这些赛事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展示‘水香宁河’的重要平台。我们要加速推进‘场、赛、训、产’全要素融合,走出‘市场化、社会化、品牌化、持久化、融合化’的发展之路。”宁河区体育局局长王学彬说。

  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各种体育赛事,周末还能带孩子体验生态科普研学。我们开起了民宿,生活越过越有滋味。”宁河区七里海镇居民王艳的生活变化,折射出“农文体商旅”融合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。

  如今的宁河,“农文体商旅”融合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,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势能。站在新的起点,宁河区不断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,建立“农文体商旅”融合发展机制,发布相关政策措施,通过产业链的交叉、渗透、延伸、重组,建设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,提速乡村全面振兴步伐。

  七里烟波浩渺处,生态明珠正以璀璨光芒,照亮宁河区“农文体商旅”融合发展之路。

  Bsports必一体育

友情链接

友链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