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餐厅一
彼时的万达酒店,不仅是王健林商业版图的核心资产,更是中国高端酒店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——全国
谁也没想到,这场“太子骂自家酒店”的闹剧,竟成为万达酒店命运转折的序曲。
仅仅一年后,王健林以631.7亿元将包括长沙万达文华在内的76家酒店及13个文旅项目打包出售给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,创下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大规模交易纪录。
这场被戏称为“世纪交易”的出售,让万达彻底告别重资产酒店模式,转向轻资产运营。
但故事的终章远未到来——2025年4月,万达酒店发展(公告宣布,以24.97亿元将旗下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%股权售予同程旅行。至此,万达系与酒店运营的最后一丝关联被斩断。
就此,万达酒店与首富父子再无瓜葛。王思聪入住万达酒店,再也不能吐槽完再说这酒店是自己家的了。
首富父子当年的高调还历历在目,王健林曾金句频出,“地方官员排着队请万达来当地投资”,“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”、“一个亿小目标”、“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”,王思聪则因无节制的炫富与更换女友常年霸榜微博热搜。
中国高端酒店业的版图中,万达酒店的崛起堪称是典型的“地产赋能”。2007年,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年代,当万达酒店建设有限公司成立时,其母公司万达集团已凭借“万达广场”模式在全国攻城略地。
每一座万达广场的落成,不仅是城市商业地标的诞生,更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成型——高端酒店作为城市综合体的核心配套,天然适配万达的商业运营逻辑。
万达酒店的早期扩张,与万达广场的全国化战略深度绑定。2008年,万达商业地产(后更名万达酒店发展)借壳上市,标志着酒店业务正式纳入资本化轨道。
此时的万达选择了一条“借船出海”的路径: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联姻,将希尔顿、凯悦等品牌引入旗下物业。这种“万达出物业、外资出管理”的模式,既规避了自营酒店的经验短板,又通过国际品牌溢价抬升万达广场的商业价值。
截至2012年,万达旗下已运营近40家国际品牌酒店,客房数突破万间,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端酒店业主方。当然后来,在那场世纪交易中,名号也被富力夺去。
王健林的野心远不止于做个简单的酒店业主,2012年8月,太原万达文华酒店开业,标志着万达正式推出首个自主品牌。
一个月后,他在内部会议上抛出“五年内做到全球五星级酒店数量第一”的豪言。这一战略转向背后,是万达对商业运营的终极追求:摆脱对外资品牌的依赖,将酒店从“配套资产”升级为“品牌资产”,形成从开发、运营到品牌输出的完整产业链。
事实上,后来万达酒店也几乎做到了。从品牌分层到布局,他们几乎成了最接近国际酒店集团的本土酒店集团。
万达的品牌化进程,精准切中了中国城市化浪潮中的分层需求。其九大品牌矩阵覆盖奢华(万达瑞华)、豪华(万达文华)、高端全服务(万达嘉华)等细分市场,形成从一线城市核心区到三四线新兴市场的全覆盖。
以万达瑞华为例,其选址聚焦上海外滩、成都锦江等顶级地段,通过水晶吊灯、玉石墙面等中式奢华元素,打造“东方Art Deco”风格,与外资奢华酒店形成差异化竞争;而定位中高端的万达嘉华则下沉至徐州、淮安等城市,以五星级服务填补区域市场空白。
2017年的出售被视作王健林的“壮士断腕”。彼时万达负债率逼近70%,海外投资遭遇政策严控,流动性危机迫在眉睫。交易完成后,万达虽保留酒店管理权,但将重资产悉数出清。
这种“轻资产”模式一度被寄予厚望:截至2024年底,万达酒店管理公司签约待开业酒店达376家,在营酒店204家,客房总数超4万间。看似繁荣的数据背后,却是持续亏损的现实——2024年万达酒店发展亏损9.89亿港元,海外资产成为主要拖累。
2025年的交易则更具象征意义。24.9亿元的售价,仅为2017年酒店资产交易额的3.9%。同程旅行以单间客房6.2万港元的成本抄底,而万达仅能通过这笔交易获得约15亿元分红用于偿债。
从“品牌输出”到彻底退出,两次剥离背后是万达在资本压力下的生存抉择:当轻资产业务的利润无法覆盖运营成本,即便是核心资产也只能成为回血工具。
对于同程旅行来说,斥资24.9亿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,不仅是一次资产交易,更是其向产业链深度整合的关键。
同程旗下艺龙酒店科技虽拥有雅致、美豪等中端品牌,但高端市场始终缺位。万达酒管旗下万达瑞华、万达文华等九大品牌矩阵,填补了这一空白。
通过收购直接获取204家在营高端酒店及数百个待开业项目,同程以远低于自建成本的方式,完成了从经济型到奢华级的全链条布局,与携程、美团等对手的高端资源争夺形成正面抗衡。
双方渊源始于2015年万达入股同程,此次收购是战略合作的延续,也是同程十年酒店野心的缩影。从投资美豪酒店到成立艺龙酒管,再到万达的加入,标志着同程从“投资生态”升级为“运营生态”,对酒店业的控盘能力显著增强。
收购完成仅是起点,真正的考验在于融合。万达品牌近年面临消费理性化冲击,如何维持高端调性同时激活下沉市场,是同程必须破解的命题。
站在2025年回望,王健林的豪言已成往事。从“常年霸榜首富”到“卖酒店还债”,从文旅项目攻城略地到尽数易主,这场商业浮沉留给我们的也只剩唏嘘。
当同程旅行接过万达酒店,首富父子的故事仍在提醒后来者:商业世界的王座从不永恒,唯有敬畏周期、尊重市场逻辑,方能在浪潮中锚定航向。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