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一(B-sports)运动·官方网站

摆地摊卖卤味赚的几毛钱真的能救一家五星级酒店吗?-必一运动官方网站

132-2868-9785
摆地摊卖卤味赚的几毛钱真的能救一家五星级酒店吗?
发布者:小编浏览次数:发布时间:2025-07-26

  在长沙,老牌五星级酒店潇湘华天,卖6元一个的酱卤鸭掌。在郑州,永和铂爵酒店,卖38元一斤的小龙虾。在天津,丽思卡尔顿酒店,卖75元的和牛汉堡套餐。而他们的房价,至少上千。吃个自助,最少也要一两百。

  第一:中国大多数五星级酒店,本身就不全是为了赚钱,而是地产项目的“配套设施”。

  我以前在微软工作,其中有7年在政府事业部,这个部门需要和很多政府机构打交道。所以每当我去到一个地方,通常都会和当地政府见面。当地政府都会有个很常见的做法,就是一旦有像微软这样的企业来了,就会带我们去看土地规划。这里修地铁,那里建住宅,再那里是科技园区。单层卖还是整层销售,都讲得很清楚。

  所以它们会想尽一切办法,让你相信,我们这里未来可期。五星级酒店就是其中一项。

  于是,当地会把这块地卖给像万达、富力这样的地产开发商。不过,这里面有一个“硬性条件”:盖房子,可以,但还必须盖一家五星级酒店。

  地产公司当然也不傻,心里的小算盘早就打得噼啪响。五星级酒店成本高,回本慢,大概率是亏钱的。但是,盖写字楼、建住宅挣钱啊。以后就可以说,“毗邻希尔顿”,或“与洲际为伴”。名气、档次、价格,全都上去。这笔账,太划算了。

  这就好比父母盖了新房子,喊来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往边上一站。负责撑场面,给家族长脸,就够了。

  五星级酒店的价值不在自己的利润表上,而是借自己的存在,提升周围住宅和写字楼的售价。本质上,五星级酒店就不是一个独立盈利的生意。

  既然这个孩子只是“门面”,阔气的“父母”自然舍得在他身上花钱。比如在顶楼建个大泳池。比如大堂装个三层楼高的水晶灯。怎么奢华怎么来。他只要安安静静地,保持自己高冷的人设就可以。

  这几年的房地产市场,你懂的。过去那套“高杠杆、快周转、高利润”的游戏已经玩不转了。现在杠杆加不上,房子卖不动。现金流枯竭,整个行业的目标也从“做大做强”变成“活命”。

  打个比方,这就像曾经财大气粗的父母,如今也为柴米油盐发愁。回到家,看到那个花钱如流水的孩子。只能叹一口气,语重心长地说:“孩儿啊,你必须得出去打工了。”

  资产方就是“父母”,如万达、富力这样的地产开发商。运营方就像是“保姆”,如万豪、希尔顿这样的专业酒店运营方。为了照顾好“孩子”,他们签了一份“酒店管理合同”。合同里规定,运营方拿收入提成,通常为总营收的2%-4%。总营收包括客房和餐饮收入。

  所以你看,对于“保姆”来说,哪怕只卖出去一个包子,那也是收入。总收入增加,提成也就增加。但对于“父母”来说,就算一天卖一万个包子,挣几万块,还是可能连家里的水电费都给不起。差得远呢。

  必一运动官网

  那什么能救这个家呢?还得靠家里最值钱的资产——客房。但是,盖再多五星级酒店,修再多客房,也不一定救得了资产方。

  传统酒店的星级评定,有一套复杂的评分系统。比如,3星要有专职行李员,4星要有豪华大堂,5星要有高级地毯。就算你说你不要,他们也会告诉你“不要不行哦”。

  所以,催生出许多意义不大的设计。比如,很多酒店靠近床尾的地方,都铺着一块叫“床旗”的布。到底有什么用呢?我住了二十多年酒店也没弄明白。其实就是因为国际酒店这么干,咱们也这么干。

  说白了,很多用户不需要的功能设计,都是为了评五星而硬加的。对很多消费者来说,这是“无效奢华”,根本没用。

  相比这个一身奢侈品的“富家小子”,那些“穷养”长大的孩子反倒更懂消费者。谁是“穷养”长大的孩子?

  是那些本土酒店品牌。像华住、亚朵它们,都在做一件事:用品牌标准,代替星级标准。

  比如,早餐用粥,替代吐司、黄油那些“白人饭”。比如,热豆浆,比牛奶更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喜好。比如,用茶,替代了咖啡。

  为什么要弄那么多有的没的,大多数人根本用不上的东西呢?实际上只要为客户做好三件事:洗个好澡、睡个好觉、吃顿好早饭。

友情链接

友链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