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餐厅一
酒店餐饮一直都是酒店经营过程中的痛点,随着市场上餐饮业态的丰富、多样,酒店的餐饮更加深举步维艰。
各大酒店也在积极努力,我们接下来以餐饮的创新案例来谈谈如何突破经营瓶颈:
成都西藏饭店将藏文化深度融入餐饮产品,推出《五色财神饮》《五色度母饮》等文创茶饮,以藏传佛教文化符号为设计灵感,结合茶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,形成独特品牌记忆点。通过细分市场(如男性偏好财神饮、女性偏好度母饮)、举办茶文化沙龙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等策略,实现年创收2000余万,成为藏文化传播的载体。
1. 在地文化挖掘:结合本地非遗、民俗或历史故事,开发主题菜品(如万达酒店“寻味淮扬”系列联名非遗传承人)。
2. 主厨IP化:将主厨打造为文化传播者,通过菜品故事与顾客建立情感联结(如万达酒店与米其林星厨合作推广国宴文化)。
万达酒店将大堂空间改造为非遗文化市集,结合糖葫芦、投壶射箭等传统活动,联动餐饮与社交场景,吸引住客与周边社区人群。春节期间活动带动餐饮营收增长,并通过社交传播提升品牌曝光度。
1. 场景社交化:打造主题餐饮空间(如商务下午茶、亲子互动餐区),增强场景吸引力。
2. 全时段运营:覆盖早餐、下午茶、夜宵等时段,如南城香的“全时段社区餐饮模式”。
3. 空间灵活化:南昌美高梅美荟酒店采用“1+N”模式,将餐饮、健身等设施从“必选”变为“可选”,满足Z世代个性化需求。
特色时期,香格里拉、西安威斯汀等酒店通过饿了么平台推出高端外卖套餐(如黑松露牛肉粒、定制商务餐),以数字化渠道触达家庭与商务客群。苏州香格里拉外卖月销超1600单,验证高端餐饮平民化可行性。
1. 私域流量运营:建立会员体系,通过社群营销锁定复购客群(如西藏饭店的会员积分兑换机制)。
2. 内容营销:组建新媒体团队,拍摄菜品短视频、策划节气主题互动(如桌边现制、文化联名),利用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传播。
日本居酒屋通过标准化供应链与灵活用工降低成本,萨莉亚则通过中央厨房与自动化设备将食材成本压至30%以下。此类经验可借鉴至酒店餐饮,如引入智能排班系统、联合采购食材等。
1. 轻资产运营:开设以外卖为主的卫星店,采用预制菜简化流程(如北京良友富临的半份菜策略)。
2. 灵活用工:通过智能排班系统减少固定人力成本,如红海云系统节省30%工时。
《五色财神饮》针对男性茶客偏好,《五色度母饮》吸引女性群体,覆盖不同年龄段消费习惯。
1. 商务与家庭客群分层:推出高性价比会议餐、亲子套餐(如万达酒店年夜饭与宴席联动)。
2. 平价副牌延伸:推出独立子品牌切入大众市场(如必胜客“Wow”系列),避免主品牌形象稀释。
友情链接